查看原文
其他

教育新视界:未来教室什么样?

2015-03-1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
点击上方“蓝色字”关注我们

未来课堂大预测

未来1-2年内:无处不在的学习场

【课堂实景】带着一台iPad(平板电脑),走进无线网络覆盖的教室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跳出一段清晰的图像和声音:“请问以下哪只不是昆虫……”面对蝴蝶、蜘蛛、蜜蜂等数十张照片,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查找并点击答案。这是杨浦区二师附小的师生们共同演绎的“创智云课堂”——小学科学类探究课“走进昆虫的世界”。

学生根据课前预习,像玩游戏一样,在iPad屏幕上点出答案。老师还会使用“电子书架”、“专题网站”、“网络搜索”、“校园图书馆”等功能,带学生一起了解、熟悉昆虫,再进入“真假昆虫分类”测试。从“寻找昆虫”到“教师点评”,从“扩充阅读”到环保教育,这堂35分钟的课程,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。

未来3-4年内:学习游戏化、教育数据化将成趋势

【课堂实景】今年初,北京育才学校一年级学生期末考试不再是传统的纸笔测试,而是做游戏。学生人手一张体验卡,可以尝试“把耳朵叫醒”、“蚂蚁搬家”、“分秒不差”等多个项目关卡,每通过一项体验,家长志愿者评委就会给孩子们几颗小星星,代表得分。实际上,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等地,“学习就像打游戏”已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实现。

Algodoo是瑞典一家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模拟游戏。在一个卡通平台上,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绘图工具编辑各种实验场景。比如,通过设置齿轮、弹簧、铰链等元素,轻松掌握摩擦力、弹力等各种力的作用方式。不仅如此,学生还可上传自己的实验作品,分享实验内容。

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性格、爱好、心理素质、学习成绩等各项数据,做到更好的因材施教,在培养人才的同时,培养精英。

未来5年后:迎来“创客”式学习新时代,可穿戴设备进校园

【课堂实景】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,学生们对小行星“四大金刚”中的“灶神星”进行了图片3D扫描。这张图片的来源——“曙光号”探测器,是学生们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下载的。学生们通过3D打印亲手制作“灶神星”微型模型,研究这颗小行星。近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,对很多老师来说还是时髦的概念,但一些中小学生已经在通过3D打印探索具体的科学问题。

目前教育界对于“创客”式学习的预测是: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。假设一个孩子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,他可以在网上阅读、转发文章,继而再通过博客、论坛等,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。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,然后进行整理、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。而与此同时,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“小圈子”,他们年龄、学历多元化,互相学习,乐于帮助别人,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……

未来5年,可穿戴技术也可能进入课堂。想象一下,孩子带着智能手环参加各种体育锻炼,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,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啦。

同时,可穿戴设备它还能够满足身体或智力残缺者的需要,为他们获取学习内容提供便利,这将会使可穿戴设备成为特殊教育中一项令人极其兴奋的技术。

未来课堂的革新点究竟在哪里?

未来课堂有着许多先进的设备,环境舒适且能满足各种教与学的需要。但并不是有了这些设备和系统,就可以称之为未来课堂的。老师们,不妨看看在未来课堂中,我该怎么做?

革新点1:学校和教师要实现为学生私人定制

在未来课堂中,教师要能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系统性规划、设计,设计不是一次完成,而是可以让学生持续学习,掌握学习的方法。要实现“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”,重点在于通过多种载体的介入,比如划分区域的教室、书面诊断书、移动终端等将学生的学习进程、弱点充分暴露。教师要真正做到“因材施教”。

革新点2:以“学”为中心而非“教”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

“不知不觉地我就将化学的知识点牢记于心了,在动脑思考,动手实践的过程中,我能更好地掌握原本看起来复杂的知识点,这让我对这样的情境式教学充满了新奇感,所以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融进这个故事课堂。”

这是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9班高恺悦在上完一堂以“学为中心”的科学课后留下的真实感想。原本这是一堂普通的科学课,讲授的内容是《酸的性质》,但它经过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,增添了许多出彩的地方。

然而现阶段,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传统的“上对下”的教学。对于学生来讲,这种学习就是被动的,他们是被老师拉到这个课堂的。

而在未来,老师们的任务则是成为学生们的好伙伴,在课堂上同学生共同探索,求得知识。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,共同走向师生终身学习的道路,真正实现以“学”为中心的未来课堂教学理念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
革新点3:教育实践,重新定义课堂、教师、教学

未来课堂要走向基于关系的课堂。即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者,共同进步。同时借助互联网、移动终端设备打造全媒体交互空间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Ipad上的答题速度、准确度实时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。这就是科技改变课堂。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。

未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技能,通过大量数据统计、分析得到学生学习规律、认知规律、差异发生点等是未来教师在教学理念中面临的巨大挑战。

未来教学要走向没有边界的教学时空,打破传统的40分钟教室学习的学习方式,课上课下、线上线下实时答疑,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,在未来移动生活中为学生订制最个性的学习方式。

未来课堂将采用很多新技术,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学会驾驭技术,更重要的则是,重新思考该如何教学。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将大大增强,教师将更多教会学生怎样学习,以及如何进行学习、进行思考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教育报。综合整理自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、文汇报、搜狐教育、海宁日报、人民网等。)

守望新教育微信号:swxjy_cdq

汇聚新教育的创造,探寻好教育的真谛,分享追寻者的美好,助力有缘人的梦想。守望新教育,追寻真教育。呈人之美,成人之美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